Prodr. 7: 194. 1838.
一年生草本,高10-80cm。茎直立,细弱,有白色乳汁,下部有分枝,分枝被细软毛或无毛。基生叶聚生呈莲座状;叶柄长2-7cm,有翅或有不明显的翅;叶片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长8.5-18(-25)cm,宽1-4(-6)cm,基部楔形,边缘大头羽状深裂或羽状浅裂至半裂,顶生裂片椭圆形或卵形,先端渐尖,侧生裂片3-7对,向下部的裂片渐小,边缘深波状,具小尖锯齿或全缘,无毛或疏被短柔毛,无茎生叶,或有1(-2)片甚小的小苞叶。头状花序多数,小,具细花序梗,在茎、枝端排成伞房状聚伞花序;总苞圆柱形,长4-5mm,果期梢扩大成钟形;总苞片2层,绿色,外层总苞片极小,卵形或宽卵形,长宽不足1mm,内层总苞片较长,披针形,长4-5mm;舌状花10-20朵,舌片黄色,先端截形或有5裂齿;花冠筒外面被短柔毛。瘦果纺锤形,长1.5-2mm红棕色或褐色,稍扁平,有11-13条粗细不等的纵肋;冠毛白色,长2.5-3.5mm,糙毛状。花期:3-9月。果期:3-9月。
产地:南澳(张寿洲等0844)、大鹏、马峦山、梧桐山(李沛琼 012907)、东湖公园(徐有财89424)、梅林水库。生于山坡地、路旁,海拔30-500m。
分布: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香港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、四川、陕西、甘肃和西藏。朝鲜半岛、日本、菲律宾、越南、马来西亚和印度。
用途:全草入药,有清热、解毒、利尿和止痛的作用,治咽炎、肝炎、牙痛,外用治疮痈。